米津玄师依靠一首『lemon』变得和香菜一样莫名其妙火遍中国的大江南北,同样出自他手的『打上花火』这首歌大家或多或少应该也听过。作为『烟花』这部电影的主题曲,恰逢引进例如『你的名字』『声之形』等等日本动画电影的浪潮,因而被中国人熟知。不过大伙估计都是只听个响,真正看过电影的没多少。
『烟花』,全称『升起的烟花,从下面看?还是从侧面看?』。半个月前在图书馆日本文学区瞎逛的时候,捡到了它的原作小说『少年们想从侧面看烟花』。 电影我之前有看过,当时b站大会员还没过期,看见封面上写着导演“新房昭之”人设“渡边明夫”音乐“神前晓”,哇塞!『物语系列』黄金组合!我刷的一下就点进去了很快熬。没想到大意了,剧情看得我一脸懵逼。 很多人应该都像我一样没看懂,我寻思原作应该不会这么抽象,于是就借阅了下来。 掏开封皮一看,呵,又是岩井俊二这家伙。以前我还喜欢看知乎的时候被上面一篇文章忽悠瘸了去买了他的『情书』,说是多么多么感人,看完我的感想却是—— 就这?就这?就这? 虽然可能是我的文学鉴赏能力不行,但恨屋及乌,我对这个人其他作品的印象也不怎么好。
回到正题,『烟花』这部电影主要大概讲了两个同时喜欢同一个女孩的男孩,为了告白,而进行了一场莫名其妙的游泳比赛,赢了的人就可以获得和心仪的女孩一起看烟花的机会。而与此同时,那个女孩也正在借着这次看烟花的机会,脱离那个自己讨厌的家庭。
『烟花』整部电影里不断强调着**“如果”**。
“如果我赢得了游泳比赛,女孩邀请的是要和我一起去看烟花,那么会是怎么样呢?”
“如果我和女孩摆脱了那些纠缠我们的人,到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,那会是怎么样呢?”
“如果女孩脱离了自己讨厌的那个家庭,和我私奔了,那会怎么样呢?”
男主角每次做出重要选择之后总会这样想, 电影总是要有超展开,为了体现这种“如果”,电影里加了个日剧常有的怪力乱神要素——能够让时光倒流或者说是进入另一条世界线的玻璃珠。
演到男主角第三次抛出玻璃珠的时候,我人都麻了,感觉制作组已经完全芜湖起飞,玩起了意识流,加上整部电影都没有说明这颗珠子是什么东西,要是意识流一路玩到底,在意识里抛就算了,然而这颗珠子是有实体的。结果就是让这文艺爱情片变味变成了科幻片。
剧中很多地方都莫名其妙,主角们的行为像小学生。比如因为好朋友失约了女孩,让女孩伤心,于是决定殴打好朋友,比如不想让好朋友发现女孩在我家里,因而使出各种手段遮掩,以及朋友发现之后的气急败坏。再比如就是争论烟花从侧面看会不会是扁的。这件事情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吧。什么?你不知道?那没事了。 因为电影人设画得明显就是高中生,我先入为主也这样认为。直到我看完小说,才发现主角们就是一群小学生,于是电影里的奇怪之处纷纷变得合理起来……
总的来说『烟花』还是起码能看的,整体没太多硬伤,细节上的软色情描写也搞得挺好,新房45°和渡边明夫画的风情万种的女主角让我记忆犹深。 要说缺点的话,原作里玻璃珠就是一普通的珠子,电影瞎整了这些莫名其妙的玩意儿,丧失了原作所想要表达的童年的朦胧情愫,以改编来说,算是做得很差了。
如果遇到一个合得来的人,待在一起就特别开心,不在一起了会很寂寞——这种友谊在小学时期根本就不存在啊。——《少年们想从侧面看烟花》
(其实原本想写的不是这些来着……)